某天,在診所看到電視劇的一幕︰角色A正在製作布甸,失敗了,便致電角色B求救,然後B說︰「魚膠粉應該用熱水開,若用凍水開會失敗。」
聽到這兩句,作為廚藝導師的我如夢初醒,終於明白為何總有學生問︰「魚膠粉不是應該用熱水開嗎?」
不是,正確是應用凍水,或溫度不高的室溫水。
就以製作「果汁啫喱」去講,方法是,先將魚膠粉和凍水攪勻,閒置3至5分鐘後,會凝固成膠狀。將凝固了的魚膠原件放到煲內的果汁,用小火邊煮邊攪至溶掉;或者,用熱水坐溶魚膠,然後加到已煮熱果汁攪勻。
以上過程,廚師稱作Blooming,Blooming有開花的意思,套用在這裏,則是去形容魚膠顆粒在吸凍水後膨脹,像花開一樣。Blooming的作用,是去確保魚膠初步完成融合,待再煮時,便能平均散到果汁當中,使製成品幼滑無粒。所以,Blooming是不可缺少的一步。
除了魚膠粉,市面上也有魚膠片,坊間流傳︰魚膠片比魚膠粉好,因為很多甜品廚師也是用片。其實,這個說法並不完全正確。
首先,魚膠片只有一片,在水中攪拌時,所產生的空氣泡少;相對同樣分量的魚膠粉,因為有很多粒,粒與粒之間在水中攪拌時,則會產生大量空氣泡,因而,有機會令成品出現很多氣孔。即是說,假如你想做出如寶石般晶瑩剔透的啫喱,便不應用魚膠粉。另一原因是,甜品廚師製作的分量,必定比住家的多,若使用大量魚膠粉,便會產生更多氣泡,結果有機會影響外觀。
我教課時多數建議學生用魚膠粉,一來便宜,二來容易控制,不會改變分量,適合住家使用。所以,若製作分量少,又不是要重視外觀的話,魚膠片其實沒有比魚膠粉好。
教課時,我總會講解食材的理論,若不是專欄篇幅有限,我真的可以大講魚膠粉的製作過程、其蛋白質與雞蛋的不同之處、當中的蛋白質以串珠鍊形狀排列後、怎樣被分解、怎樣凝固……怪不得我在學生眼中,真的十分長氣,但他們又喜歡聽,所以我們很合得來,哈哈!